伊利单季净利润下滑40% 二季度减缓发货渠道去库存

伊利单季净利润下滑40% 二季度减缓发货渠道去库存

8月30日,伊利股份开盘股价显著下挫,跌幅一度接近6%。此番股价波动与公司发布的半年报中显示的业绩下滑不无关系。报告指出,伊利股份上半年总营收为599.1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49%,非经常性损益前的净利润也减少了12.81%。特别是在第二季度,公司的营收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下滑了16.6%和40.2%,情况更为严峻。

业绩骤降的原因复杂,其中包括原奶供应过剩与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迫使伊利放慢发货速度,专注于减少渠道中的库存积压。与此同时,其经销商队伍缩减了2101家,应收账款则上升了13%,信用减值损失亦有所增加,显示出渠道面临的挑战。

具体到业务层面,作为伊利核心收入来源的液态奶,占总收入的68%,上半年收入却同比降低了13%。伊利董事长潘刚早前与分析人士沟通时已预警,2023年的液奶市场增长未达年初预期,主要受制于上游奶源丰富导致奶价走低,以及下游消费者购买力复苏不如预期的双重影响。市场中大日期产品的促销活动增多,且折扣力度罕见,进一步反映了行业的竞争加剧。

财务报表上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应收账款的增长和信用减值损失的剧增,以及合同负债的减少,暗示了经销商预付款的意愿下降,侧面反映市场信心的波动。经销商数量的减少,特别是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连续下滑,对伊利的销售增长构成了直接压力。

此外,原奶周期的问题依旧困扰着行业。自2021年9月起,原奶市场的供大于求状况未有明显缓解,这对依赖原奶的伊利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不仅牧业业务面临减值风险,乳制品的售价和销量也受到抑制。2024年上半年,为处理剩余原奶而采取的喷粉措施,更是额外增加了成本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持有伊利股份的前高管刘春海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进行了大幅度减持,这位伊利创业时期的元老级人物的退出动作,被市场视为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而面对挑战,伊利管理层曾在5月份的机构调研中表达出对下半年业绩恢复的乐观预期,但实际表现如何,仍需后续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