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成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7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印度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崇明东滩发现的珍稀鸟类。上海市崇明区供图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间带湿地,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的重要栖身地。这条迁徙通道纵贯22个国家,是全球鸟类多样性最丰富、濒危物种比例最高的迁飞通道。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崇明东滩发现的珍稀鸟类。上海市崇明区供图

  在本次会议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将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等五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晋升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崇明东滩发现的珍稀鸟类。上海市崇明区供图

  

  崇明东滩发现的珍稀鸟类。上海市崇明区供图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位于黄海生态区南缘,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同时也是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简称“EAAF”)的中间节点。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横跨东北亚和澳大利亚,大多数候鸟无法连续完成如此长距离的迁徙,因此需要在中途停留和觅食。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300余种,其中有22种全球受胁物种,19种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调查显示,有12种水鸟数量曾达到或超过迁飞区种群数量的1%。这里是我国履行国际有关公约和协定的重要窗口,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崇明东滩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