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时代 导演如何应对网络批评

  高凯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上映后不久,导演胡玫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较长微博,针对其精心筹备18年之久的作品遭遇恶意评分与人身攻击进行了强烈谴责。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胡玫导演特别提到了两位抖音UP主,认为他们是此次恶意攻击的主要源头之一。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在微博发布当天,有关影片的多条相关内容成批登上热搜,不仅让影片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将中国电影界导演与自媒体影评人之间的“批评”与“反批评”现象推向了风口浪尖。

  回溯电影史,导演与影评人之间的纷争由来已久,也曾谱写出诸多和谐对话的佳话。从中国第一代导演张石川的谦逊之态——“影片上映后,次日我必细心研读各类批评,从中汲取宝贵意见”,到第二代导演蔡楚生在左翼影评人鞭策下的蜕变,这些故事无一不彰显着批评对于电影创作进步的推动作用。步入新时期,影评大家钟惦棐与电影导演谢晋的交往,更是为影评界与导演界树立了典范。《谢晋电影十思》一书,不仅是钟老对谢晋艺术生涯的深刻反思,也是两人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见证。而在美国,已故影评巨匠罗杰·艾伯特则以他的专业精神与公正态度,赢得了全球电影人的尊敬。他敢于直言不讳,对佳作不吝赞美,对烂片亦能给予严厉批评,但其言论始终基于理性与责任,未曾引发与导演间的无谓争执。他的逝世,不仅令美国电影界深感痛惜,更让世人看到了影评人应有的风范与影响力。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电影的接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短视频的快速兴起与蓬勃发展,为电影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凭借其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的特点,迅速成为观众或电影发烧友发声的重要阵地。很多自媒体影评人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引领观影风尚,更参与塑造了观众对电影的认知与评价。

  实际上,此次“《红楼梦》事件”并不孤立,可以让人回想起近年来中国电影界导演与自媒体影评人之间频繁爆发的争议事件。早在2006年,陈凯歌的《无极》被胡戈剪辑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一恶搞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陈凯歌的强烈不满,并表示要上法院提起诉讼。尽管在这场争议中,将胡戈视为“影评人”身份的话,或许牵强,但因其“以影评影”的创作方式,已经构成了“视频影评”,从这点来讲,他已经具备了自媒体影评人的属性,而这一事件无疑为后来自媒体影评人与导演之间的批评与反批评现象埋下了伏笔。随后,时间推进到2013年,冯小刚导演的《私人订制》上映后,尽管票房飙升,但口碑却不佳。面对影评人的批评,冯小刚在微博上连发多条怒气冲冲的回应,与影评人展开了激烈的口水仗,这一事件再次将导演与影评人之间的矛盾推向了风口浪尖。紧接着,2014年,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2》在票房大卖的同时,也引发了影评人的广泛争议。周黎明等影评人针对影片中的价值观问题发表了尖锐批评,直指其传递的消费主义及某些道德倾向。郭敬明非但没有回避这些批评,反而选择直接在微博上转发并回应周黎明的言论,用“你看见什么你就是什么”这样直接的呛声,与影评人形成了鲜明对峙,进一步激化了导演与影评人之间的冲突。

  由此,从陈凯歌的《无极》到冯小刚的《私人订制》,再到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以及胡玫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贯穿其中的线索:在当前中国电影界,导演与自媒体影评人之间的批评与反批评现象愈发频繁和激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涉及导演对批评的敏感度和反批评的方式,也与自媒体影评人评价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有关。这一系列事件构成了中国电影界导演与自媒体影评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每一次的争议都不仅仅是对影片本身的评价,更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自由、观众审美等多方面的深刻探讨。

  而胡玫导演此次的遭遇,正是这一新媒介影评生态下的一个缩影,为这一话题增添了新的注脚。它不仅反映出在新媒介时代文艺作品和创作者所承受的市场压力与舆论挑战,更揭示了当下自媒体影评人与导演之间关系的复杂性。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禁要思考:在新媒介时代,如何促进自媒体影评人与导演之间的理性对话?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公正的电影批评生态?这不仅关乎到电影界的内部和谐,更关系到如何共同推动中国电影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看到,在电影批评领域,传统的学术评论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与大众的观影体验之间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其受关注度也相对有限。这类评论往往拘泥于既定的理论框架之中,表达上要么显得中规中矩、循规蹈矩,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独到的见解;要么深陷于理论、自说自话,难以与广大观众产生共鸣。

  相比之下,活跃于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平台的自媒体影评则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在电影评论界崭露头角、风头正劲。一方面,这类评论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力,能够迅速覆盖并影响广大的观众群体,其影响力之大不容小觑。它们如同一面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各阶层的观影心声,使电影批评呈现出更加多元和立体的面貌。另一方面,尽管这类评论中可能掺杂着一些粗糙的表达和情绪化的宣泄,但正是这种真实、直接、未经雕琢的声音,往往能够直击人心,直抒观影之后的真实感受,为观众提供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生活的观影参考。这种真实性和直接性,正是“草根”或“大众”魅力所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媒体影评的存在与价值,鼓励并引导其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推动电影艺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导演与影评人都应学会如何正确行使批评与反批评的权利,以促进有益的交流与争鸣,而非无意义的谩骂与攻击。导演应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善用自媒体平台发声,展现真实、专业的形象,可以通过分享创作心得、解读作品背后的故事等方式,与观众建立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系,增强作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自媒体影评人在评价电影时,则应当建立在控制情绪、避免言辞过于刻薄或情绪化的基础之上。此次被胡玫点名的一位UP主,其视频内容在笔者看来是客观的,从情节、视觉、人物等多方面对电影进行了评点,实际属于正常影评范畴,并非谩骂,但是其标题“烂透!试毒《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从未见过如此歹毒的《红楼梦》电影”确实用词激烈,带有明显攻击性。

  电影,作为集艺术、文化与情感于一体的复杂作品,其评价本应是一个深入探讨、相互启发的过程,而非沦为情绪宣泄或网络暴力的温床。尤其当前,网络语言霸凌的问题日益严峻,它像一把无形的利刃,不仅割裂了理性对话的空间,更在无形中侵蚀着社会的文明底线。将恶意攻击、人身侮辱等不当行为带入电影评价之中,或许能在短期内吸引眼球、博取流量,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不仅损害其自身形象和公信力,更阻碍电影艺术在健康、积极的氛围中成长与发展。夏衍先生那句“我们影评人缺乏的是:真挚的学习态度和善意的忍耐精神”,至今振聋发聩,提醒自媒体影评人应当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审视每一部作品,既指出其不足,也肯定其亮点,即钟惦棐所言“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电影批评与创作宛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互依傍。这一过程,核心在于对话与理解的桥梁,而非对立的鸿沟。自媒体影评人应以更专业的视角、更理性的态度,与导演及创作者展开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共同挖掘电影艺术的深层价值。而导演们也应敞开心扉,积极倾听批评的声音,从中汲取灵感与改进的方向。唯有如此,中国电影才能在批评与创作的良性互动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持续繁荣。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系主任,复旦大学与山东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培养博士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